这是一本安静的书,年9月中文版出版以来,好像一直静悄悄地等候在被读者认领的书海里,不声张、不喧哗。
(韩国女作家韩江)
3年以后,年5月,并不比诺贝尔文学奖含金量差许多的英国文学奖布克奖,将该年度的桂冠颁给了韩国女作家韩江,因其创作的《素食主义者》“
通过不同的视角做叙述的这部精炼之作,以忐忑又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普通女性对紧紧束缚自己的所有守旧传统与思想的抵抗。在一种既抒情又撕裂的文风之下,作品揭示出这种强烈对抗对于女主人公和她身边所有人的冲击”,看,通过英译本阅读《素质主义者》的读者,丝毫没有觉得韩江在《素质主义者》中塑造的英慧是一个精神异常者,她的突然素食、突然在他人面前裸露自己、允许姐夫在自己的身体上彩绘,肯在姐夫的导演下与素不相识的男人合体成为姐夫彩绘的“画布”,甚至允许姐夫在自己作品的刺激下不能自已与之苟合等等英慧这些出离正常人生活逻辑的行为在英语世界里,只是“一个普通女性对紧紧束缚自己的所有守旧传统与思想的抵抗”。
(韩江和《素质主义者》的英译者在布克奖颁奖典礼上)
我不这么认为。
书不厚,译成中文才余页,且书的开本不大,页面排字也疏阔,专心致志的话,用不了一整天就能将千日的译本读完。没有办法不专心致志呀,小说始于英慧突然将家里冰箱里的肉食乃至鸡蛋统统扔掉,这一反常行径能不激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吗?跟踪下去,原来,鲜血淋漓的噩梦让英慧一闻到肉味就呕吐得翻江倒海,包括丈夫的身体,这种溢出常态的表现在其于姐姐的新居里因着父母强迫吞食烤肉而割腕自杀,到达了精神病患者的阈值——接下来,作者韩江会让英慧在医院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从病态慢慢变成常态,从而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我以为。
但是,因为与英慧离婚而出局的第一位男主角,很快被英慧那靠太太辛苦工作供养的失意的艺术家取代。姐夫与姨妹之间发生了不伦恋吗?如是,足够刺激得读者不忍释卷。而韩江的野心不在于言情,而在于惊世骇俗,所以,因为英慧臀上的一块蓝色胎癍而主动以劝说英慧的名义接近英慧的艺术家姐夫,本意不在于色情,而在于冥冥中感觉那有着蓝色胎癍的身体一定与自己的艺术生涯有着勾连,那是一具活着的画布。当英慧与姐夫的画笔如此琴瑟和谐地配合时,我不得不怀疑在她割腕自杀时对她是一个精神不正常者的判断是不是有误。尽管因为噩梦不得不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那应该是造就她的老天在用那样的方式提醒她,生而为人,绝不平常,只等有心人与其一起飞升到艺术的极乐世界中去。然而,又生而为人,一步踏出为人的疆域,必然招致“守旧传统”的约束,英慧抵抗的结果是,将自己想象成了只需水不需要食物的一棵树,即便身体不由自主了,也不能活得难以忍受,这怎么不是一种与格格不入的现世的拼死抵抗?
(改编成电影的《素食主义者》中的一二画面,是不是想到了《枕边书》?)
在欺世盗名的世界里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韩国女作家竟然用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情节表达这样的抗议,令人起敬。只是,这样的抗议在此地过于危险。如果不是布克奖,《素食主义者》的中译本恐怕还得那样不事声张,不然,借由色情的名义将其封杀,也未可知,这大概也是布克奖以后,出版方依然让《素质主义者》默无声息的原因吧?
关于本书
素食主义者(国际布克奖获奖作品,韩国“李箱文学奖”获奖作品,直现精神障碍者的感官世界) | |
英慧的梦中充满了杀戮和鲜血。有一天,她突然无法再忍受肉的味道,成为了“素食主义者”,然而,这只是她妄想症发病的开端。英慧的姐夫民浩身为影像制作人,正陷入创作的低潮期。他从妻子那里听说小姨子英慧的臀部至今还留着胎斑,突然产生了久违的灵感,想要在女人的裸体上彩绘并拍摄成视频。伴随着灵感而来的,还有他对小姨子隐秘而疯狂的欲望。挣扎在恶梦边缘的英慧,在姐姐的救赎中踏上艰难的旅程。 |
- END -
投稿邮箱:yingxiao@bookslife.com.cn
近 期 热 门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课直接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