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是以“红莲寺”象征一个被权力毒化的封闭环境。
在《火烧红莲寺》的故事里,“红莲寺”不是一座普渡众生的寺庙,而是一座铲除异己的炼狱,是权利、欲望的体现。
正如片中神公告诫被关押的少林弟子的台词:“红莲寺就像江湖那么险恶,有门户就有斗争,胜者王侯败者寇,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该剧由盖天红、场佳芬等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10月8日首演于大世界乾坤剧场。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8月19日天赠舞台演出《大破红莲寺》,主要演员有郭玉昆、王宝莲、王云芳、高雪憔、粉菊花、陈鹤峰、林树森等。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0月9日,共舞台推出《火烧红莲寺》,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前后达四年,共演出二十四集。前后参加的主要演员有:赵松憔、云艳霞、刘奎官、王椿柏、于素莲、国桐华、沈艳琴、胡月珊、小小毛豹、小玲童、周凤文、张韵楼、赵旭声、童月娟、王富英、郭少亭、葛华卿、白玉昆、杨菊革、毛韵河、王少楼、小王佳卿、李雪枯、毛剑秋等。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3月9日,电影大师卓别林抵上海,当晚在卡尔登电影院经理曾焕堂陪同下观看此剧(第四集),认为此剧场景变换之多,在西方仅于莎士比亚戏剧中可见;对于演员的唱做、斗剑和翻跌武功等,亦颇赞赏。此剧是连台本戏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剧目。